這回終於打了一鍋魚腥草的皂,不過魚腥草一聽就覺得好像不是很吸引人,我把它改名為「蕺草傳說」
真的覺得椰子油的比例,深深的影響了洗的感覺,椰子油多了點,泡泡多,皂又硬,討喜多了~~
此皂針對油油肌所設計,今夏來臨時,我想我擁有的夏季用皂也夠了~~
超愛這塊細細的線條唷~~
\
倒入皂液
喇了幾下發現不是想像中的樣子...趕緊收手
想不到渲好後切開的樣子,真是令人喜出望外....
成分:
椰子油、棕櫚油、橄欖油、甜杏仁油、酪梨油、魚腥草水
EO:
大西洋雪松、辣薄荷、真正薰衣草、澳洲尤加利、廣藿香
ADD:珠光色粉、尤加利粉
製皂日:
100/03/29
上山採藥,用的就是「魚腥草」,魚腥草又名蕺菜,有著抗菌的強大功效,他的最大用途就是清熱解毒,感覺是內服比外用更佳...^^"
蕺
注音:ㄐㄧˊ
由來是這樣的,話說當年越王
勾踐做了吳王夫差的俘虜後,勾踐忍辱負重假意討好吳王夫差,然後才可放回越國。據說勾踐回國的第一年,越國碰上了罕見的荒年,百姓無糧可吃。為了和國人共
渡難關,勾踐便翻山越嶺尋找可以食用的野菜。後來,他發現了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,而且野菜生長能力極強,總是割了又長出來,生生不息的。因此,越國上下便
靠著這小小的野菜渡過了難關。而當時挽救越國民眾的野菜,因為它的莖幹和葉子都會發出魚腥的氣味,所以就被勾踐命名為「魚腥草」了。
另外,魚腥草又有「側耳根」、「豬鼻孔」等別名。據醫書所說,它有清熱解毒,消癰排膿、利尿通淋的功效。也可治療肺炎、肺膿瘍、熱痢、瘧疾、水腫、淋病、白帶、癰腫、痔瘡、脫肛、濕疹、禿瘡,疥癬等病症,而且對各種問題皮膚,如皮膚容易變紅的敏感和痕癢敏感所長出的暗瘡都有療效。